666又哭了一个 (第1/2页)
唐植桐是第一个到家的,一进家门口,凤芝就捧着奖状上前报喜:“哥!哥!你看,学校给我发奖状了!”
“我瞅瞅。”唐植桐高兴的接过来,是个优秀学生的奖状,落款不是学校,而是教育局。
看到落款,唐植桐就猜到了是因为《一分钱》的缘故,虽说凤芝只是沾了光,但不能打击她的积极性,还是夸道:“不错,不错。”
“老师让我准备一下,要我上台演讲呢。”凤芝小心翼翼的接过哥哥递回来的奖状,喜滋滋的说道。
“哦?你愿意上台吗?”唐植桐一愣,这是自己没有想到的,毕竟凤芝还只是个八九岁的孩子。
“愿意!”毕竟是露脸的机会,凤芝用力的点点头,表达着自己的心意。
“演讲都是自己写稿子,你会写?”唐植桐循循善诱道。
“老师说会给准备好,到时候教我。”凤芝没那么多心机,将老师的交代说了出来。
“这事不大行,你听我的,咱不去。”唐植桐摇了摇头,这年头作报告,肯定有不掺水分的,但肯定也有往稿子里猛灌水的。
对成年人来说,这种事情说是逢场作戏也好,说是真情演绎也罢,起码知道自己要什么,但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来说,这不是一件好事。
“我不,我要去!”一听唐植桐说这个,凤芝不乐意了,急的脸都红了。
“老师让写什么你说什么?你知道老师写的对不对吗?”唐植桐问道。
“老师写的怎么会不对?”凤芝急的眼泪都掉出来了,据理力争。
“不行。”唐植桐见妹妹固执,也放弃了讲道理,在小学生心里,老师的话是比家长的话管用的,但演讲这事吧,小孩子把控力弱,很容易影响孩子的三观,即便稿子没问题,一旦做的演讲多了,钻进去出不来,很容易成为五道杠少年。
人各有志,唐植桐对别人家怎么教育孩子没有意见,但自家的孩子坚决不能成为那副模样,哪怕用暴力打断。
“哇……妈!”凤芝见唐植桐不愿意,钻进张桂芳怀里寻求安慰。
“妈,这事听我的,我去一趟凤芝学校。”毕竟是自己妹妹,唐植桐管杀也得管埋,交代一句,放下书包就出了门。
小王同学带着凤珍回来的时候,凤芝还在张桂芳怀里抽泣。
“这是咋了?谁欺负凤芝了?”小王同学轻易看不到小姑子哭,在她印象里小姑子虽然贪嘴了些,但很皮实。
这不问还好,一问,凤芝的委屈劲又上来了,钻嫂子怀里告哥哥的状。
“你哥太粗暴了,对吧?”小王同学听完,摸着小姑子的脑袋,先顺着她说了一句。
“嗯嗯。”小王同学的一句话博得了凤芝的共鸣,在嫂子的怀里不住的点头。
“一会回来,我让他给你道歉。但是,这事得听你哥的,你不能去。”甜枣给完了,小王同学维持了原判,既然丈夫已经去了学校,这事也算是有了定论,不宜再更改。
至于丈夫为什么不同意,小王同学觉得可能是丈夫认为《一分钱》这首歌跟演唱者关系不大,而且已经与公安部门合作,不宜多部门宣传。
“为什么?”也许是委屈已经发泄的差不多了,这回凤芝没有再着急哭,而是睁着两个哭肿的眼睛问道。
“什么年龄段干什么年龄段的事情。你看我们长大了要工作、要参加劳动,你作为小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,而不是参与这种社会性活动,哪怕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,也不行。”小王同学没有说自己的猜测,而是试图用凤芝能听懂的方式进行沟通。
“不行就是不行,我已经跟你们校长说了。”唐植桐进门的时候,恰好听到小王同学给凤芝讲道理。
凤芝一听,撇嘴又有要哭的迹象。
“你这人,跟妹妹好好说话。学校没反对?”小王同学拍拍怀里的小姑子,劝了一句。
“反对?他敢!一帮什么玩意,不琢摸着怎么提高教学质量,光在这里玩虚的,再说,这里面跟他们有半毛钱关系?腆着脸往自个脸上贴金,还好意思反对?”学校当然是不同意的,唐植桐表现的很生气,但当时并没有这么说。
碍于徐卉的面子,校长没说的很难听,直说这是上面给分下来的任务。
唐植桐说话很客气,但态度软中带硬,搬出了自己是词作者的身份,叠加上监护人身份,最后点明自己已与公安主管部门进行合作宣传,担心宣传口过多引起不必要冲突为由,麻烦校长将此事往上反映,如果公安口松口,让他们再来找自己。
至于公安口松不松口嘛,唐植桐打算明儿专门跑一趟公安口宣传处,把这个漏洞给补上。
看到唐植桐生气,小王同学为了缓和气氛,解开了相框的报纸,将照片拿了出来。
放大版的照片,看的更真切。
有了这副照片,更加夯实了唐植桐是唐家架海紫金梁的地位。
有照片在,凤芝仿佛也忘记了小王同学说让唐植桐道歉的事,这事草草收场。
“你那图纸我给咱妈了。”吃完饭,回到厢房,小王同学开腔道。
“好,我回头再琢磨琢磨其他的。”有了老人家的勉励,唐植桐肯定不能只用一个开关交差,不过这种事也急不来,否则显得发明很容易似的。
“你今天怎么了?平时不是都好好说话的吗?”小王同学将相框先放在书桌上,问道。
“有点看不惯学校做法……学校是该教育孩子不假,但不该拿一个演唱者去说事,这又不是什么特殊贡献。”面对小王同学,唐植桐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。
“那也不用这么着急呀,好好跟他们说嘛。”小王同学这才知道自己理解差了。
“嘿,我没那么傻,扯了张虎皮……”唐植桐又说了一遍跟学校交涉过程,并说自己明天还得跑一趟长安街。
“这还差不多。咱先挂起来?”小王同学满意的点点头,开始找钉子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